漫步书海 共染哲思​——苏州大学哲学系“东吴哲学读书会”系列活动第一期顺利举办
时间: 2020-12-08  作者:   浏览次数: 1007


苏州大学哲学系“东吴哲学读书会”系列活动第一期于1031日和119日分两次举办,分别由苏州大学哲学系朱毅老师和陈广辉老师带读,此外与会师生还有:李红霞老师、王新水老师、刘琳娜老师以及哲学系20多位本科生、研究生。

本期第一次读书会围绕《申辩》、《克力同》(《柏拉图对话集》,商务印书馆王太庆译本)展开。在朱毅老师介绍了文本的写作背景和主要思想后,与会师生以“哲学和政治的关系”“如何理解无知之知”“什么是柏拉图的辩证法”这三个主要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针对第一个问题,朱毅老师将苏格拉底和孔子做比——二者都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之人;王静同学接着朱毅老师的思路提出了苏格拉底和孔子二人都有着同一的信念,即伦理本体高于对现象界的认识这一观点;王新水老师则另辟蹊径地认为,苏格拉底这一大哲学家借自身之死诅咒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直接民主的弊端暴露无遗。

针对第二个问题,徐鹿童同学认为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实质上是一种谦逊的认识态度,是在强调人的认识相比于神是极为有限的;陈广辉老师指出“无知之知”类似于黑格尔的“熟知并非真知”;裴新宇同学从“无知之知”的实际效用角度提出,“无知之知”是苏格拉底在讽刺雅典人强以不知为知,是在督促雅典人去求真知;朱毅老师从康德的“二律背反”出发,认为苏格拉底的无知不仅仅是个态度问题,同时也可能涉及到认识论的问题。

针对第三个问题,王静同学认为在苏格拉底那,辩证法是一个贬义词,是与作为黑格尔哲学方法的辩证法根本不同的,并且以巴门尼德的《论自然》为文本依据,从城邦政治的正义这一角度出发,认为苏格拉底更加注重形式逻辑;梁幸贤同学则认为,苏格拉底那作为通过对话来发现对方说法中矛盾的辩证法必须与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联系起来理解。

本期第二次读书会围绕《游叙弗伦》(《柏拉图对话集》,商务印书馆王太庆译本)展开,陈广辉老师通过精心制作的幻灯片系统地阐述了文本的脉络,并扩展到奥古斯丁的哲学,正面阐述了文本的主要思想——论虔敬。朱毅老师着重指出了文章开始的地点——皇宫的门廊在雅典的含义。本次读书会与会师生以“为什么要信神”“精灵问题”“真理问题”展开讨论。

针对第一个问题,王新水老师认为前提必然要由其他前提得出,为了不至于无限倒退,那么信神可能是出于确定第一前提的需要;朱毅老师认为,即便因此而使得哲学讨论没有结果,但这种从前反思性到理性思考的方式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不仅是探讨真理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王静同学认为,如果将我们的视域拓宽的话,那么不仅仅是古希腊哲学和中世纪哲学中有非理性的因素,在一切哲学中都必有非理性的因素,至少在选择什么样的命题作为自身哲学的基点上必然是出于直觉或切己的经验感受,而不是出于理性自身;贾枕千同学认为苏格拉底虔敬的对象不是城邦的人格神,不是希腊诸神,而是全善的形式神。

针对第二个问题,陈广辉老师展示了在中世纪的存在巨链之中,精灵所处的地位,它是人与上帝之间的桥梁;朱毅老师指出,苏格拉底的精灵只是告诉苏格拉底不能做什么,这种否定性的判断不同于肯定性的判断之处就在于,它给苏格拉底留下了自由余地;张昱晗同学指出,有学者认为精灵可能只是苏格拉底心理疾病产生的一种幻像,因为这与他平时严密的逻辑推理不相符合,在整个文本中显得十分突兀,这是不同于西方“逻各斯”主义传统的。

针对第三个问题,王静同学从西方哲学的传统——将真理比作光出发,结合《理想国》中“善”的太阳发出的两束光指出,真理不是光,而是光对一个明亮场域的打开和光所打开的那个场域本身的形式性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是有方向的,因而真理必须在城邦的政治和伦理生活中才能得到展现;陈广辉老师进一步补充道,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之所以要让见到真实的人再回去唤醒“沉睡的人”,柏拉图之所以强调哲学王的思想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本期“东吴哲学读书会”的完满举办离不开诸位老师和同学们的辛勤付出和积极参与,在此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对“东吴哲学读书会”系列活动的支持。下期读书会也在紧张的筹备之中,我们殷切期盼下次读书会能有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加入到我们之中来!

                       (哲学系 王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