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案例分享│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红霞:“一网情深”的《美学》课堂
时间: 2020-03-04  作者:   浏览次数: 1233

主题:在线教学,基础课怎么上?


李红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武汉大学哲学学士、法学学士;美学硕士;武汉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联合培养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与美学、中西美学比较、老子与海德格尔比较;海德格尔、尼采、马克思等。主要开设与讲授课程有:本科生课程《美学》、《美学理论与批评》、《西方哲学史》、《西方美学原著选读》、《文化人类学》等;研究生课程《西方近代哲学原著选读》等。主要专著有《老子与海德格尔哲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主要论文有《海德格尔对<老子>的现象学与存在论解读》、《存在艺术与实践艺术:两种美学的交锋》、《从喧嚣到沉默:海德格尔政治哲学的基础与转向》、《海德格尔晚期“神”的真义——兼对流俗解读的批评》、《老子与海德格尔思想比较研究综述》等。主持江苏省社科项目《海德格尔政治哲学的基础与转向》、苏州市社科项目《苏州传统审美文化及其现代化问题》等两项。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美学》

课程性质:大类基础课

课程特点:可以从教学班人数、教学内容特点等几个方面去描述,重点是为下面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在线教学做铺垫

1.    注意突出哲学专业教学班的特点2018级哲学班人数少而精,只有14人;该班已经上过《西方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原著选读》课,哲学基础好;学生思维和反应能力突出。因此,本课程重点发挥该班对于线上教学的适应性:人数少,思维好,十分适合线上小班教学;本人之前对该班有讲授《西方哲学史》的经历,对学生很熟悉,基本上可以做到兼顾每位学生。

2.    重点考虑哲学专业教学的特点,突出优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美学》课程针对哲学专业,主要基础和文本均偏重哲学,因此本课堂十分重视启发思维、互动与讨论、学生报告等。而线上教学正好可以充分发挥让哲学专业小班同学们互动讨论交流的优势。

3.    注意到不同教学班级之间的差异,做适当调整:《美学》的第二个教学班是唐文治书院17级学生,专业包括文史哲三个方向。对于大三文史哲专业综合的班级,更强调在线上课堂中以《美学》为依托,启发思维与传达人文精神相结合,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能动性。直播的线上课堂十分适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启发学生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尽量还原传统教学在教室的“实体”感受) 

4.    利用网络充分展示教学资料与素材:《美学》课教学有较多艺术方面的图片资料,线上教学非常适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教学素材和资料,充分利用网络和电脑设备,艺术品图片等的展示就有比在实体教室更方便、快捷和高质量的效果。

(在高分辨率的电脑屏幕上,艺术作品线条、色彩等元素的显示实际上更精准。)

二、在线教学设计

可以对比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差异,重点描述在线教学的组织、设计和实施流程

1.    与传统课堂相比较的优势:

(1) 教学气氛更加活泼、学生参与程度更高、师生交流沟通更加积极方便。

(2) 利用电脑、网络和各种app同时展示、提前展示各种教学资料、安排教学任务。

(3) 雨课堂和腾讯会议等app十分方便掌握学生课后的作业和完成任务的动态,考勤的直观效果与后台数据都十分方便。 

2.    对传统教学课堂优势的保留:

传统教学课堂最大的优势是老师对整个教学课堂的直观掌握,以及与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可以在对学生进行逐步观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基础和性格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启发教育;采取不同的提问和引导方式,以最佳的效果传授知识、启发思维。《美学》课程是本人自2014年期每年针对2-3个班级轮流讲授了多年的基础课程,对于实体教室的上课比较有心得。当接到线上授课、准备第一次尝试线上课堂时,最担忧的就是线上教学方式能不能继续保持和更好的发挥这门课以往的优势。

事实证明,随着科技的发达和网络以及各种app的发展,在充分发挥利用线上教学课堂的优势之外,尽可能地还原、模拟出实体课堂的教学氛围与感其实并不难。在教务处线上课程上课的通知下发之后,我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后来探索出一种教学效果很好的模式。

3.    在线教学模式设计

《美学》课堂采取的是“雨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的方式,具体授课模式、流程和app功能的分别使用如下图:

“雨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结合的模式,可以让线上教学更加完善。)

(1)  “雨课堂”主要功能:重点组织教学班级:在教务处线上教学通知发布之初,马上建立教学班级,多种尝试,做到对课堂和学生反应心中有数,提前沟通、组织,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等。发布公告,包括教学任务、作业、PPT等资料。雨课堂在资料的分类和保存方面很具有优势,整个课程下来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教学的过程、教学内容的材料与结构,让师生有整体的把握;课后查看和管理学生的参与度:雨课堂的后台数据保存和反馈值得关注,可以很清楚学生在平时对于作业和任务、资料等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雨课堂十分方便上传和保存教学资料、发布教学任务与安排)

 

  

(“雨课堂”还可以按照时间轴,将不同班级的课程安排与进展情况清晰呈现。)

  

(“雨课堂”后台数据可以让老师了解不同班级的学生课外关注教学安排的情况)

 

 

(2)   “腾讯会议”主要功能:视频直播的形式讲课,老师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的参与和精神状况,保证学生按课表时间学习,保证教学进度。老师作为主持人,可以掌控整个教学过程:老师的讲授、提问、学生的回答、提问等十分顺利灵活。通过“共享屏幕”功能,使对PPT资料的运用达到和实体教室教学同样甚至更佳的效果。④通过app上线的名单和视频头像,考勤十分清晰直观。⑤文字“聊天”功能可以让学生随时反馈问题。第一次上课在探索之中,难免会有一些不熟悉的操作,比如有一次为了控制学生的杂音,把自己关静音了,学生在“聊天”窗口马上反应出来,接着我就马上进行了纠正,把之前几分钟的内容重新讲述一遍。偶尔有卡顿或者学生有卡顿之类,都可以马上在聊天中反馈,迅速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几种综合功能的运用,基本可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畅与教学效果的质量。

 

(腾讯会议app直播视频教学,非常接近教室上课效果与氛围!)

(腾讯视频app的“屏幕分享”功能可以即时同步观看PPT和素材) 

(3)   “微信群”的主要功能:微信群是和雨课堂同时建立和使用的,因为微信的使用是大家最频繁和最方便的,所以十分适合传递一些即时的信息:临时和重要的通知,大家需要马上、尽快处理的问题。②在雨课堂组织班级时的一些介绍与沟通。③上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提醒。④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学学习资料分享。⑤特别重要的,课前课后学生的提问和老师的回答。一般学生有学习和知识上的任何问题,采取文字的形式在群里发出来,老师采取文字和语音的形式回答,供大家一起学习。

  

(微信群可以进行师生之间即时的问答交流)

  

(微信群还可以发布即时信息、提醒学生关注雨课堂、分享资料。)

三、开课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教学资料的准备、在线教学设备的准备、教学班的管理、教学第二预案等方面

1.    教学资料:突出资料的丰富性,包括阅读资料、PPT、课外参考书目等;提前准备分享在不同的线上app中;几手方案,确保顺利,尤其是第一周上课前。

2.    教学设备:提前实验;尝试多种直播教室和app;提前和学生沟通模拟教学、提前进入网络教室;在第一次课中积极询问学生,获取反馈信息,改善对设备和网络app的协调使用。最终结果是整个教学流程都非常顺利。

3.    教学班管理:在学校教务部线上教学通知下达后,高度重视,立即建立微信群和学生沟通,第一时间搭建雨课堂,完成班级组织;在课前、课中、课后跟踪管理,保持和学生的沟通。

4.    教学第二预案:

在第一次课前提前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密切关注学校教务部、学院教务处老师和负责教学的领导们转发的各种线上教学的文件、教学案例等,关注网络上关于全国各地高校线上教学的经验,提前考虑自己的线上课堂最适合的模式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模式和app选择上几乎考虑到了所有的可能,最终结合本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班的特点,确定选择以“雨课堂”为主来组织管理、以“腾讯会议”来视频直播互动、以“微信群”来及时沟通与问答的模式,另外将QQ群、welinkapp也作为备用选项。一旦首选的组合模式出现问题,可以马上切换备用模式。

经过两次教学实践证明,“雨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的线上课堂模式十分流畅,在组织管理、教学与互动、资料传递与分享、课后沟通等各方面都找到了效果最佳的途径,老师和学生都很满意。


四、总结第一次课的上课情况总结及反思和建议

计划总结第一周的两次上课,突出准备、反思和改进。

探索后的最终效果

课前:提醒和引导学生积极关注、保持和学生的沟通、做好课前安排、资料准备、学生的预习准备。

课中:学习气氛佳,学生参与度高;教学过程流畅,效果优良,能完全达到老师预设的教学目的;老师能清楚地注意到学生思考问题的层次、收获与进步。

课后:学生能保持思考,对教学和知识等方面提出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做到有益的讨论与分享。

综合:老师和学生都可以非常愉快又有收获地进行教学、学习和交流!

反思与建议:1. 课前的安排可以再清楚明白一些,提高确定性和具体性,让学生更早做课前准备。

2. 针对学生反映的偶尔卡顿的现象,在能力允许范围内,可以努力提升设备和网速。


学生评价:

学生对本课程线上教学的感受:nice !

  

(第一周线上教学后,两个教学班对线上教学的反馈:总体满意,继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