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们来看您了,这是您的成长陪伴优秀导师荣誉证书,请收下。”熊伟在医院的病床上接过证书,连忙感谢。老师关心指导,同学用心回馈,在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成长陪伴导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贴心人。

近年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以苏州大学“铸魂逐梦”工程为指引,深入推进本科生成长陪伴导师制,党政领导、系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纷纷“上岗”,研究生党员、高年级优秀学子化身“小管家”,提供大一全覆盖适应性陪伴与高年级分众化高功能陪伴,尤其是从价值引领、学业指导、生活辅导、精神支持、社会支持等方面为新生提供全过程陪伴与全方位引领。
“专业课上要完成读书报告,不知该选什么书来读,怎么读。”一名大一学生问。书香与茶香的氤氲中,学院的“青春会客厅”正在开展一场读书沙龙。院长陈忠作为成长陪伴导师,翻开自己正在读的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的著作《西方将主宰多久》,与同学们分享读书体会,“试着从经典著作读起,放平心态,沉浸思考”。读书之余,话题展开,从专业选择到毕业去向,从生活趣事到同学关系,不知不觉过去2个小时,大家意犹未尽。

“我们把原来的‘教工之家’重新改造为‘青春会客厅’,把学院门口的公共空间打造成茶吧,希望老师、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没走几步,就可以找到舒适的畅谈场所。”政治与公共学院党委书记孙磊介绍到,“从新生拿到录取通知书开始,就为学生配备德政导师、生活导师、学业导师与朋辈导生,以点对点、面对面、心贴心的人文关怀与发展支持,帮助学生扣好大学的第一粒扣子,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假期里,院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甄勇老师忙着为本科生“高功能”成长陪伴团队选导师、搭班子,“我们要为师生架起‘连心桥’,一起打好高质量发展‘主动仗’。”成长陪伴导师领航,本硕联动,共同实施学院“走进‘百城千村万户’”基层调研行动,让更多本科生从科研小白成长为项目队长,既修炼了基本功,也厚植了家国情。学院成长陪伴导师出题“挂帅”,学生报名“揭榜”,组团攻坚,孵化出“䇹政学者”、国家级“大创”、“南风窗”三十强等系列成果,“学院科研氛围更浓厚了,老师们指导的积极性更高了,同学们对于继续深造的信心更足了。”学院成长陪伴卓越导师沈承诚老师说。

“和他们在一起,我也在不断学习,有挑战,但是很开心。”邵健既是班主任,也是成长陪伴导师,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学生的个性化信息,从兴趣爱好、朋友圈、社团参与情况等,掌握了学情,也投入了真情。“非常感谢邵老师,手术前为我奔忙,手术后专门煲了鱼汤送来,感觉特别温暖。”学生李小丽吃上了美味的“病号饭”,体味了真真切切的“安全感”“幸福感”。

据悉,学院致力于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和管理智慧的青年英才,每学期开展“引路筑梦”班主任论坛暨本科生成长陪伴工作交流会,让优秀导师与新任导师结队,在传承中涌现出更多的卓越导师团队,在陪伴中催化出更多的双向奔赴故事,让“三全育人”细化落实到每一场读书会、每一个社会实践调研现场、每一次生涯规划指导中,相信每一个成长陪伴团队都将用更有温度的方式助力学生高质量发展。
(苏报融媒记者 徐靖怡 通讯员 张凯丽)
相关稿件:引力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