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互助·护航——2025级学生网格员安全护航与心理互助能力训练营”培训
时间: 2025-10-22 发布者: 张凯丽 文章来源: 审核人: 郝珺 浏览次数: 11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网格员的素养能力和朋辈互助能力,打造复合型学生骨干队伍,强化心理育人和安全育人实效,10月17日晚,苏州大学“互助·护航——2025级学生网格员安全护航与心理互助能力训练营”培训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场在606-6403会议室顺利举办。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恩秀,培训讲师团成员、教育学院团委书记张旻蕊,培训讲师团成员、苏州医学院团委副书记黄静,以及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研新生网格员参与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由学院本科生辅导员张凯丽主持。

在开场致辞中,李恩秀老师为同学们送上了“123”锦囊,“1”是她始终牵挂学生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公开自己的手机号,承诺24小时开机,方便大家紧急情况下随时联系。“2”是结合自身经历、工作案例,明晰网格员的两大价值和意义,一方面是“被需要”,链接起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增加同学们的幸福感;另一方面是“被看见”,及时发现身边同学的困惑与困境,牢牢兜住同学们的生命安全。“3”是送上三句真切的关心与嘱托,一是厚植“守土有责”的意识,二是练就“见微知著”的慧眼,三是具备“自我关照”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给予他人温暖的同时,能够温暖自己、爱护自己。

在“心理互助”篇章,张旻蕊老师以《守护心家园,温暖苏大人——学生网格员心理支持实务培训》为题,以生动的案例导入,融合苏州特色,以漏窗、曲桥等元素为意象,传递给网格员心理互助的三大法宝“一双慧眼”“一双暖手”“一座心桥”。她以问题为导向,从如何识别心理问题、如何开展朋辈陪伴、如何获得系统支持三个维度提供方法论指导,用具体的案例、精准的范式、可操作化的步骤,引导网格员们在助人与自助中发挥桥梁作用。

在“安全护航”篇章,黄静老师以《网格聚力,青春护安——学生网格员安全护航实务培训》为题,通过拟人化的“苏小惨”,串联起校园常见风险场景,声情并茂地带大家“进入角色”。她从宿舍安全、人际交往、交通安全、防火防盗、反诈以及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等方面,分析风险点,给出网格员操作指南,指导大家化身护卫“鹰眼”、预警“前哨”、距离“纽带”与暖心“盾牌”,共筑青春校园安全共同体。

培训中,同学们通过现场互动、线上答题的方式检验所学所获,进一步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培训对于构建更加完善的校园安全与心理健康防护网络,进一步促进学生提高身心健康素养、安全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学生网格员作为校园治理的“前哨站”与安全预警的“吹哨人”,既能在隐患识别中实现能力提升的“自助”成长,更能在风险防控中践行同学守望的“互助”担当。